你的位置:电竞投注取不出的骗局有哪些呢知乎文章 > 新闻动态 > 治疗上半身出汗、下半身发凉 —— 柴胡桂枝干姜汤

新闻动态

治疗上半身出汗、下半身发凉 —— 柴胡桂枝干姜汤

2025-07-05 23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最近在诊疗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:他们因汗出过多前来就诊,诉说近来汗出过多严重干扰生活与休息,并且出汗也很奇怪,汗液主要集中于头部,而后背及身体其他部位并无明显汗出迹象。

有些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、怕风怕凉的症状,甚至项背部总习惯性搭着一条围巾,还容易疲劳乏力,头闷头沉,肌肉酸疼;还有一些患者,头汗频出的同时,还常常伴随口苦口干、食欲不振与大便稀溏的问题。

从六经辨证来看,患者头汗出,身体疲劳乏力,头闷头沉,肌肉酸疼,这属于六经中的太阳证;还有口苦口干、头晕恶心、食欲不振的少阳证;又有大便稀溏不成形、精神萎靡、体力不佳的太阴证,有的患者出汗日久,伤阴耗津,身体有燥又有湿,形成了燥湿相混、寒热错杂病情复杂的厥阴病,身体这些症状虽然看着症状扑朔迷离,但捋顺清楚了之后,一个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加减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。

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原方由柴胡、桂枝、干姜、栝楼根、黄芩、牡蛎、炙甘草组成,是治疗少阳兼水饮内结的经典方剂。

方中柴胡、黄芩和解少阳,疏解半表半里之邪;桂枝、干姜温阳散寒,调和营卫以解肌表之证;栝楼根清热生津,牡蛎软坚散结,二者配合可清上焦之热;炙甘草调和诸药,共奏和解少阳、温化水饮、清上温下之功。全方寒温并用,升降协调,使上焦之热得清,下焦之寒得温,表里之邪得解,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。

在临床应用中,该方对于头汗出且呈现上热下寒、外有表证、内有里证的患者疗效显著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炎炎夏日,考虑到气候炎热,人体阳气外浮,此时若仍用干姜,可能会导致温燥太过。因此,我们常用炮姜代替干姜。炮姜经过炮制后,温里之力稍缓,辛燥之性减弱,既能发挥温阳散寒的作用,又可避免过于温燥,更贴合夏季的用药特点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